武漢市民手工打造中山艦模型
|
近日,一個長2.64米、寬38厘米的中山艦仿真模型已經(jīng)運至中山市博物館,5月1日至5月20日,它將在《一代名艦中山艦出水文物及辛亥革命百年文物展》上揭開神秘的面紗。該仿真模型由武漢市民吳國順耗時半年純手工打造而成,以25:1的比例再現(xiàn)了一代名艦的風采,船上門窗皆可活動,仿真度之高令人驚訝。
吳國順是如何制造出如此高仿真的模型?帶著疑問,記者遠赴武漢,找到了正在工作室忙碌的吳國順,但見一個個成品或半成品的“中山艦”,正準備由此“起航”。
記者一行走進武漢中山艦博物館的會議室時,所有人的目光都被眼前的中山艦仿真模型吸引。大到艦體、主炮、指揮塔、救生艇,小到船錨、信號燈、萬國旗,它都和博物館內(nèi)陳列的中山艦一模一樣。走近細看,但見艦體吃水處布滿細密的鉚釘,上千個點點皆是手工敲擊而成。艦上的艙門與窗戶還能自如開關(guān),手工精細度之高讓人嘖嘖稱贊。
送給中山艦博物館的大模型是吳國順打造的第三艘“中山艦”,在此之前,他已按照50:1和300:1的比例尺寸制作了兩個模型,逐漸摸索出一些門道。在此之前,他從來沒有制作過模型。
在制作過程中,為了力求細節(jié)更完美,他往中山艦博物館跑了四趟,以至博物館工作人員也記住了這個老面孔。聽聞他的來意,中山艦博物館館長王瑞華對其十分支持,不僅為其提供了中山艦的圖紙,還特許他登上中山艦四次,讓其仔細觀察各部位的細節(jié),光照片吳國順就拍了幾百張。在制作過程中,王瑞華也兩次來到他的工作室,交流意見。“現(xiàn)在,中山艦上有哪些東西,我都知道。”他自豪地說。
“最難做的部分就是龍骨,只要把形態(tài)做出來,再往上貼鐵皮就好辦了,其他部分只是費時一點。” 吳國順總結(jié)自己的工藝風格道。 “這是一艘老船,所以外表不能做得太新,否則不能體現(xiàn)歷史的滄桑感。”
聽說自己制作的“中山艦”即將在中山展出,吳國順很高興。他希望,自己制作的中山艦仿真模型能給中山市民帶來驚喜。
|
上一篇
下一篇
|
|
|
|
|
|
聯(lián)系我們
|
|
|
客服熱線:13723885660
|
|
聯(lián)系人:吳再強
|
電子郵箱:2281818848@qq.com
|
|
|